首页 > Word模板 > 高考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doc

试读结束,还剩2页未读,开通VIP下载查阅。
选择题专练卷(四)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潍坊模拟)截止到2011年9月,欧洲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50余颗新行星,其中有一颗行星,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倍,其平均密度是地球0.8倍。经观测发现:该行星有两颗卫星a和b,它们绕该行星的轨道近似为圆周,周期分别为9天5小时和15天12小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9.8 m/s2 B.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7.9 km/s C.卫星a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D.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 2.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便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A.v0         B.v0 C.v0 D.v0 3.(2014·皖南八校联考)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绕地球圆周运动,速率为v0,轨道高度为340 km。“神舟九号”飞船连同三位宇航员的总质量为m,而测控通信由两颗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天链一号”中继卫星、陆基测控站、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完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组合体圆周运动的周期约1.5 h B.组合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7.8 km/s C.组合体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角速度大 D.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所需能量是mv 4.“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5.(2014·长春调研)“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继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太空飞行进入了新的时代。“天宫一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影响,轨道高度会不断衰减。假定在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不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维持,则在大气阻力的影响下,轨道高度缓慢降低的过程中(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会缓慢减小 B.“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始终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天宫一号”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会缓慢增大 6.一卫星绕火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绕行的周期为T。假设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恰好垂直打在倾角α=30°的斜面体上,如图1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火星的质量为(  ) 图1 A.3v3T4/(16Gt3π4) B.3v3T4/(16Gt3π4) C.3v2T4/(16Gt3π4) D.3v2T4/(16Gt3π4) 7.(2014·通州模拟)2013年2月16日凌晨,2012DA1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约2.77万公里。据观测,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6天,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多1天。假设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g2,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eq= B.eq= C.eq= D.eq= 8.(2014·福建三明名校联考)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一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球表面高度约为R,运行周期为T,则(  ) A.地球质量为2R2 B.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线速度为 C.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为零 D.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为g 9.(2014·济南期中检测)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假设两行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公转周期大 C.“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D.“神舟星”受到的向心力大 10.(2013·四川高考)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 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 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倍 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二、多项选择题 11.(2014·江苏无锡期末)2012年5月6日,天空出现“超级大月亮”,月亮的亮度和视觉直径都大于平常,如图2,究其原因,月球的绕地运动轨道实际上是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当天月球刚好运动到近地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与月球椭圆轨道运动模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月球公转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 B.月球在远地点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C.月球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加速度 D.月球在远地点的机械能小于在近地点的机械能 12.(2014·河北五校联盟调研)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3所示。若>,则(  ) 图3 A.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13.(2014·郑州质检)某同学从某科技文献中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根据目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可知,万有引力常量在极其缓慢地减小; ②太阳几十亿年来一直不断地在通过发光、发热释放能量; ③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两位近邻,金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内侧,火星位于地球圆轨道的外侧; ④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规律,可推断(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减小 B.火星的公转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C.金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大 D.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 14.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θ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2(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图4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15.(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如果不考虑大气层的影响,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的电视信号是沿直线传播的,若将地球当做是一个半径为R的匀质球体,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电视信号所能到达的地表区域的最大纬度为θ,则(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卫星)(  ) A.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cos θ=R· C.cos θ=R·- D.tan θ=R-1·- 16.(2013·漯河联考)“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假设目前由美国等国家研制的“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匀速率运行,其离地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关于该“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B.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 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答 案 1.选B 由=mg得:g==πρRG,故==0.96,A错误;由v==,故=>1,故B正确;由=m=ma得:a=,v=,且由周期关系可知,ra<rb,故aa>ab,va>vb,C、D均错误。 2.选D 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v=,对于竖直上抛的物体有v=2gh,所以环绕速度为v== =v0,选项D正确。 3.选D 组合体圆周运动的周期约1.5 h,组合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7.8 km/s,组合体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角速度大,选项A、B、C正确,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所需能量是mv再加上飞船的引力势能,选项D错误。 4.选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mrω2=mr2=ma,整理可得周期T=,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设地球的半径为R,由题意知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r1=7R,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r2=4.4R,由比例关系可得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2倍,故A正确;同理可判断出选项B、C、D均错误。 5.选C “天宫一号”由于阻力影响,机械能不断减小,偏离轨道做向心运动,半径减小,运行速度增大但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周期减小,所以A、B、D错误,C正确。 6.选B 以g′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表示火星的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m′g′,火星表面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2r0;平抛运动速度偏转角为60°,tan 60°=,联立以上各式解得B正确。 7.选A 由=m=mR=ma 可得:R=,v=,a=,故==,==,=2=,故A正确,C、D均错误,无法比较g1与g2的关系,B错误。 8.选B 对接成功后,轨道半径为,由G=m·R·2,解得地球质量为M=3 R3,A错误。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线速度为v=2π·R·=,B正确。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小于g,“神舟九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C、D错误。 9.选C 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式得:v=,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可以得出:“神舟星”的线速度大于“杨利伟星”的线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R=(其中M为太阳的质量,R为轨道半径),所以“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R,T=2π ,由于“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所以“神舟星”的周期小于“杨利伟星”的周期,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a,a=,由于“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所以“神舟星”的加速度大于“杨利伟星”的加速度,故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F向=,由于不知道“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质量大小关系,所以两者的向心力无法比较,故D错误。 10.选B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星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m,解得v= ,又根据所给已知量可得,在“Gl­581c”行星上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故A选项错误;由于在星球表面附近(忽略星球的自转)星球对物体的重力等于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又根据所给已知量可得,在“Gl­581c”行星上人的体重是在地球上的2倍,故B选项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m()2r,又根据所给数据可得,“Gl­581c”行星与“Gliese581”恒星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倍,故C选项错误;虽然“Gl­581c”行星的公转速率大于地球的公转速率,但其速率远小于光速,“尺缩效应”可以忽略,此外,即使其速率接近光速,还要看米尺在行星上怎么放置,如果是垂直速度方向放置,米尺的长度不变,尺的缩短效应只有在沿速度方向才有,故D选项错误。 11.选BC 月球公转周期(约27天)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1天),A错误。月球的公转轨道半长轴大于地球半径,故线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B正确。月球在远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小于在近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故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近地点的加速度,C正确。月球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仅有万有引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大小不变,D错误。 12.选BD 设双星质量分别为mA、mB,轨道半径为RA、RB,两者间距为L,周期为T,角速度为ω,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mAω2RA,=mBω2RB,又有RA+RB=L,可得=,G(mA+mB)=ω2L3。而>,知mA<mB,故A错误。由T=,可知D正确,C错误。vA=ωRA,vB=ωRB,B正确。 13.选AD 由于万有引力常量逐渐减小,太阳不断释放能量,太阳质量逐渐减小,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减小,A正确;火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轨道半径大,由天体运行规律可知,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的线速度小,B错误;金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由天体运行规律可知,金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小,C错误;因为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大,因此每个季节的持续时间要大于地球上每个季节的时间,即大于3个月,D正确。 14.选ACD 设水星、金星的公转周期分别为T1、T2,则t=θ1,t=θ2,=,A正确。因两星质量和半径未知,密度之比不能求,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故C正确。a1=2R1,a2=2R2,所以=,D正确。 15.选AC 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正确。以同步卫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知G=mr,对在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G=m0g,而cos θ=,联立解得cos θ=R-,C正确,B、D错误。 16.选AC “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选项A正确;由=,解得v=。“空间站”离地高度h为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的十分之一,则“空间站”轨道半径为R+h,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10h,“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选项B错误;由于“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所以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空间站”向东运动,选项C正确;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完全失重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选项D错误。
开通VIP
+ 收藏PPT吧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更新时间:2022-12-12 10:50:48

类       别:高考

文件类型:docx

软件:Word

大小:181.00KB

页数:8

提供者:用户投稿

1、扫码登陆后,点击开通VIP后即可下载文档。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上传用户所有,PPT吧仅提供文档存储空间。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处理。


上一篇: 高中物理选修测试题.doc
下一篇: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磁场.doc
×
快速登录 急速下载

用户协议

注意:QQ和微信账号不互通,推荐使用微信登录。


联系
客服
点击咨询
在线时间:9:30-21:00

开通
VIP

回到
顶部